地质力学所参加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系列之六南极中山站地质考察组的期盼

作者:刘健 发布时间:2017-02-08 阅读次数:

从第一次参加中国第二十四次南极科考至今,已是第三次来到了那如“童话世界”般的南极大陆。每次来到这神秘又充满艰辛有基岩出露的陆地时,脑子首先浮现出不同地质时期板块拼合的不同构造样式,我们研究了近二十多年的板块碰撞缝合带到底在哪里……?只有1%基岩出露的南极大陆是让地质学家们使劲浑身解数想探索的地方。

南极的天气反复无常,就连中山站的天气预报专家们也很难判断两天后的天气情况。这一次南极地质考察是距离中山站最近的一次,也有90公里。以前两次都离中山站200-300公里。气象预报对我们来说也仅仅是直升机能否起飞,接我们转向下一个目的地的信息了。地质考察组离开那站区,就全靠户外旅游用的帐篷和可食用数十天的方便面和自加热米饭度过长达半个月至一个月的野外生活(图1-2)。那里,除了好奇的企鹅和时常俯冲攻击你的贼鸥以外,就是风雪夹着砂石或一小时就能使你露出来的皮肤灼伤的烈日了。每当地质考察组出去考察,站领导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他们每天盼望我们早8点,晚7点30分的报平安。这次考察期间,带的发电机工作了几天后出现了故障,站长得知后,心情非常焦急,当天气容许飞行的时候,派了两名机械师和一台发电机飞到现场解决了问题。当我们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回到站上时,站领导总是第一个过来对我们说:你们终于回来了,我的心可以放下了。

尽管这么多年,我们在南极地质科考期间摸索出来了许多野外生存的技能,比如,如何选择合适地形搭帐篷,如何选择合适地点埋锅造饭。但是每当夜间从冰盖下来的下降风带着刺骨的寒冷和咆哮的狂风吹着来回摇摆的帐篷,你只有瞪着眼睛默默地等待,盼望着,盼望着它能快点平静下来……。在第二十四次科考期间,由于暴风雪刮了整整60个小时,刘晓春研究员、崔建军和我,每天要靠两个人顶着帐篷,一人休息,12个小时轮换一次。帐篷以外能见度不到1米,饭和水都在帐篷外面压着帐篷,无法有人能取,大家都不说话,等待着(图3)。暴风雪终于停了,但是我们出去后,虽然憋的难受,但是都方便不出来了,那是常人无法感知的痛苦。

南极地质科考,有些人说是减肥的好地方。每天行走10公里那是平常的事情,路线调查中采集的每一件珍贵的地质样品,都需要背回营地的。晚上回来时鞋里总是有半鞋子水,起初不知这些水是从哪儿来的,最后才搞明白,那是汗水,是沿着衣服流入鞋里的。时间长了,十个脚趾之间,就连脚后跟都磨出水泡。探路者户外鞋对我们来说是穿不回国内的,地质考察结束时,它的“寿命”也就到了。

南极地质调查,缺乏有用的地形数据,我们能够用的遥感影像图最多能看出岛屿的轮廓,调查之前不知道那里地形条件如何,如果地势较平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如果遇到布满了2-3米高的陡坎,工作困难程度便会骤然增加,其中马瑟半岛最为典型,这些陡坎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而我们要尽可能垂直岩层走向进行地质调查,如何既保证安全又能够提供工作效率,那只能有一个人站在高处寻找可以通过的缺口,用对讲机告知其他考察队员。由于地势原因,每人一次也只能背30公斤左右样品,每天需要多次往返背回采集的样品(图4)。南极艰辛,众所周知。如今,已有许多的新技术在南极开始应用了,比如说数十公斤的无人机应用已经趋向成熟,它能够提供10-20厘米的高清分辨率的影像,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地质调查也能使用上这些新的技术,那会在南极大陆上填出高质量的地质图,这也将会提高我们对南极地质更深入的认知;在中国南极考察第三十一次中澳合作期间,深深的感知到我们装备和后勤保障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如果,我们有澳大利亚南极科考的后勤保障,我们会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知那神秘的世界,发现更多的板块演化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有专业点的装备,遇到极端天气,也不至于让挂念你的人担惊受怕。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那是中国南极地质考察队员们期待的一天。


图1 野外宿营地


图2 期盼的晚餐,因为能够吃上热饭了


图3 暴风雪中的等待与无奈


图4 样品运输途中

访问次数 : 
3715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