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

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

工程2016年进展与成果

发布时间:2017-07-06阅读次数:

重要活动构造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工程

2016年主要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进展与成果

1.解决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

(1)解决环境地质问题方面:①张家口-渤海活动构造带关键构造部位主要隐伏活动断裂深部结构特征探测为京张高铁规划建设提供了地质基础数据;②崇礼冬奥会场地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支撑服务2022年冬奥会规划建设;③初步提出活动构造带灾害地质调查及潜在地震滑坡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服务强震山区城镇规划和减灾;④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和岷山断裂带与松潘段1:5万综合工程地质调查有效支撑服务了成兰铁路的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⑤琼北全新世活动断裂调查研究为在建的铺前大桥提供了地质科技支撑;⑥安宁河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有效支撑了沿线城镇和大型工程的防灾减灾;⑦郯庐断裂带苏皖段活动断裂调查支撑服务重大工程规划建设;⑧长江三峡工程之地质环境效应调查分析为三峡库区防灾减灾提供了地质科技支撑。

(2)解决基础地质问题方面:①初步揭示了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②编制了青藏高原东部1:50万主要活动断裂分布图;③初步编制了长三角地区1:50万主要活动断裂分布图。

2.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

(1)发展完善了李四光教授开创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理论,该理论入编中国地质调查局百项理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6)。

(2)丰富发展了李四光教授开创的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技术,该技术入编中国地质调查局百项技术(地质出版社,2016)。

(3)自主研发设计的原位大型直剪试验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

(4)创新性提出概率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技术,并完成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软件平台初步开发。

(5)编制完成“地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要求(初稿)。

(6)初步编制了地质灾害InSAR监测规程。

3.成果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

(1)完成《主要活动断裂对重大工程影响分析报告》和相关图件编制,为我国重大工程规划服务提供了地质科技支撑。

(2)活动断裂调查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和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长江经济带、中国地质调查局百项成果等提供地质科技支撑。

(3)重要活动构造带与区域工程地质调查成果支撑服务了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地方政府减灾防灾:①活动断裂调查、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研究成果解决了在建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大变形问题;②对松潘县大窑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和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价,成果在松潘县国土局和成兰铁路松潘段建设中得到应用;③甘肃


图1-5  国家发明专利与应用

天水地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有效服务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④四川西昌等城镇和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区工程地质调查有效服务了地方防灾减灾和重大工程规划。

4.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

(1)人才成长:2016年度,谭成轩研究员获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优秀地质人才荣誉称号、李建华研究员入选国家香江学者、孙玉军副研究员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英才计划、吴中海研究员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李滨副研究员获“谷德振青年科技奖”、姚鑫获国土资源部“模范职工”表彰。

(2)团队建设:“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科技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谭成轩研究员)于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3年~2020年),通过该工程的实施,使“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科技创新团队”进一步做大做强。

(3)研究生培养: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名,正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名。

5. 其他进展与成果

依托该工程,“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早日把“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发展成为“国家级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创造了条件。

45470386